本帖最后由 欣求极乐 于 2019-11-14 08:28 编辑
「發起意化」,就是要知道幫助眾生發起宿世的善根。我們一定要肯定一切眾生都有善根,佛法常說:「一切眾生皆有佛性」,諸佛菩薩的言詞是多麼肯定!中國古人也是非常肯定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「本善」就是佛性。既有佛性,皆當作佛!馬鳴菩薩在《起信論》講得好,「本覺本有,不覺本無」,本覺就是善根、佛性,這是本有的。不覺是無明、煩惱、妄想、執著,這是本無的。本無的,決定可以斷除,斷不掉是你不肯斷,你要是肯斷,立刻就可以斷。本有的,決定可以證得,因為它不是外來的。
換言之,十善業道是你本有的,十惡是本無的。六波羅蜜是你本有的,六波羅蜜的反面是六種障礙,那是本無的。布施波羅蜜是你本有的,慳貪煩惱是本無的。持戒波羅蜜是你本有的,惡業是本無的。忍讓是你的性德,你本有的,嫉妒瞋恚是本無的。精進波羅蜜是自性本具的,懈怠懶散是本無的。禪定是本有的,散亂是本無的。般若智慧是本有的,愚痴無明是本無的。從這裡就建立信心,本有的,我一定可以恢復,我可以證得;本來沒有的,我決定可以斷除。而本來沒有的,為什麼現在這麼難斷?習氣!你被這些不良惡習氣薰染的時間太久了,所以感覺得斷煩惱好難好難!其實覺悟明白的人不費吹灰之力。由此可知,難與易關鍵在於「覺悟」。你覺的程度愈高,斷煩惱、證得自性的性德很容易;你覺悟的程度不高,你斷煩惱、證性德難!
(節錄自《華嚴經》12-17-612【發起意化】)
|